*.环境空气影响及保护措施 施工期废气主要为施工扬尘。采取施工现场设围档、物料覆盖、洒水降尘、避免大风天气下作业等措施后,施工扬尘对项目区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运行期废气处理措施: (*)聚酯装置废气处理措施 运行期聚酯装置产生的VOCs废气采用燃气热媒炉热力焚烧处理,VOCs去除率可达到**%以上,热媒炉烟囱高**m,SO*、烟尘排放浓度、烟气黑度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中表***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燃气锅炉),非甲烷总烃、乙醛排放浓度满足《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表*排放限值,NOx排放浓度满足新环大气函〔****〕***号文中**mg/m*限值。乙二醇液封槽、浆料配制罐尾气经管道收集后进入尾气喷淋塔;酯化反应尾气经凝液收集槽进入尾气喷淋塔,缩聚反应尾气经液环真空泵进入尾气喷淋塔;本项目乙二醇液封槽、浆料配制罐尾气和酯化反应尾气经尾气喷淋塔水喷淋洗涤处理后,再接入热媒炉焚烧处理后排放。聚酯装置EG热井、EG中间罐、EG循环罐、酯化废水罐废气收集后一并接入热媒炉焚烧处理。切片干燥机排放废气经旋风+袋式除尘后通过**m排气筒排放,颗粒物和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满足《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中表*排放限值要求。PTA投料及料仓产生粉尘由布袋除尘器除尘后通过**m排气筒排放,颗粒物排放浓度满足《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中表*排放限值要求。 (*)纺丝、加弹装置废气处理措施 纺丝车间密闭设计,POY纺丝线油剂废气通过空调系统回风有组织收集后由**m排气筒集中排放;FDY油剂废气集气收集后经油烟净化(冷凝+高压静电除油)处理后由**m排气筒排放;油剂调配间设有集气抽风装置,油剂调配过程的油剂废气收集后经**m排气筒排放;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中表*排放限值要求。加弹车间密闭设计,POY原丝热箱(温度***℃)挥发的POY油剂废气经工序负压收集后,采用冷凝+高压静电除油处理后经**m排气筒排放;DTY油上油时温度降至**℃,加弹车间设集气收集系统,DTY纺丝油剂废气通过集气收集,经油烟净化(冷凝+高压静电除油)处理后经**m排气筒排放。POY纺丝线、FDY纺丝线、DTY加弹机和油剂调配间的纺丝油剂废气收集率**%、FDY纺丝线、DTY加弹机的油剂废气去除率**%,DTY生产过程POY原丝加热挥发POY纺丝油剂废气收集率**%、油剂废气去除率**%。另外,纺丝油剂在配制、输送、上油等过程部分挥发以无组织形式排放。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满足《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中表*排放限值要求。 切片干燥尾气经旋风+袋式除尘后通过**m排气筒排放。颗粒物和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满足《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中表*排放限值要求。纺丝组件及喷丝板送真空煅烧装置煅烧清洗,会产生少量的有机废气(以非甲烷总烃计),收集后经水喷淋除尘处理后**m排气筒排放。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中表*排放限值要求。 (*)织造生产区废气处理措施 喷气、喷水车间上浆废气(以非甲烷总烃计),经过两级活性炭吸附后,通过**m排气筒排放,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表*中的二级排放标准限值。 (*)印染生产区废气处理措施 定型机(含焙烘机、烫光机)、印花机、蒸化机全部配套安装废气高效处理装置,采用“水喷淋+间接冷却+除雾+静电+脱白”处理,由**m高的排气筒排放,颗粒物的净化效率达到**%以上,油烟去除率**%以上,VOCs处理效率不低于**%。 颗粒物、甲苯、二甲苯、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表*中的二级排放标准限值。调浆间废气经过两级活性炭吸附后,通过**m排气筒排放。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表*中的二级排放标准限值。 (*)公辅工程废气处理措施 印染生产区污水处理站废气经喷淋+活性炭吸附处理,通过**m排气筒排放。织造装置污水处理站废气经喷淋+活性炭吸附处理,通过**m排气筒排放。聚酯装置污水处理站废气经二级喷淋+臭氧除臭处理,通过**m排气筒排放。硫化氢、氨的排放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中表*二级标准限值。危废暂存库废气负压收集后,经过滤棉+活性炭吸附,通过**m排气筒排放,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中表*排放限值要求。 (*)其他无组织废气处理措施 乙二醇储罐和二甘醇储罐口设置平衡管以减少大呼吸挥发,呼吸口设氮封减少小呼吸挥发。聚酯装置连续反应运转,避免间歇反应时残留的反应气体的无组织排放。同时保证设备密封、生产过程制订严格的操作规程,采用先进的DCS系统实施自动控制、电子称量等措施减少废气无组织排放。 *.水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或用于施工场地洒水抑尘,生活污水通过园区排水管网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运行期聚酯纺丝生产区废水包括酯化废水、油剂废水、切片冷却废水、组件清洗废水、冲洗废水等生产废水和办公区生活废水,废水产生量******.*m&sup*;/a,高浓度酯化废水、油剂废水/染色试验废水、含锑废水预处理后,与其他废水一并进入设计能力为****m&sup*;/d的聚酯区污水处理站,采用“一级厌氧+二级好氧+三级兼氧好氧+气浮工艺路线”处理工艺,废水经处理后约**%出水(约*****m&sup*;/a)进入中水回用系统进一步处理后回用,其他出水(******.**m&sup*;/a)满足《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表*水污染物间接排放限值和污水处理厂纳管水质标准限值后,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其中锑满足《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及修改单中标准限值。喷水织造车间喷水织机废水产生量约*****m&sup*;/d,进入设计规模为*****m&sup*;/d织造区污水处理站,采用“气浮+活性污泥生化处理+过滤”处理工艺,出水水质满足《纺织染整工业回用水水质》(FZ/T*****-****)全部回用。 印染生产区废水包括磨毛废水、染色废水、皂洗废水、碱减量废水、印花废水、废气喷淋废水、冲洗废水等生产废水和办公区生活废水,废水产生量约*******.*m&sup*;/a,进入设计规模为*****m&sup*;/d印染区污水处理站处理,污水处理工艺采用“预处理+综合污水处理(格栅+调节+气浮沉淀+亚厌氧+活性污泥法)”,部分出水采用“臭氧+滤池、MCR+RO”深度处理后,满足《纺织染整工业回用水水质》(FZ/T*****-****)、《纺织染整工业废水治理技术规范》(HJ***-****)附录C、《城*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 *****-****)中“洗涤用水、工艺与产品用水”水质标准后,回用于印染车间不同生产工序,中水回用率**%,反渗透浓水进入****m&sup*;/d浓盐水系统处理后和剩余出水满足《印染废水排放标准(试行)》(DB** ****-****)表*间接排放限值和园区污水处理厂纳管标准后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 *.声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施工期噪声主要为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噪声,采取选用低噪声设备、定期保养和维护施工设备、合理布局施工场地等措施并经距离衰减后,周边无声环境保护目标,施工场界环境影响可接受。 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产噪设备尽可能室内布置,产噪车间安装吸声材料,安装**消振装置、消音器。经距离衰减后,运行期厂界四周噪声贡献值可控制在**分贝以下,厂界昼、夜噪声值均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类区标准要求。 *.固体废物影响及保护措施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弃土、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施工弃土主要用于回填,装修废料和建筑垃圾优先综合利用,其余送往建筑垃圾填埋场填埋,生活垃圾收集交由园区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危险废物,包括废热媒、废油剂、催化剂乙二醇锑内包装袋、废机油、废碱液、废过滤器滤芯、化验室废物、物化污泥、废矿物油、定型废油、废气处理废活性炭等。物化污泥暂存在污水站污泥间,其他危废在厂内暂存后定期送有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理。污水处理站产生的物化污泥和浓盐水处理系统产生的废盐暂按危废进行管理,待项目投运后进行属性鉴别,并按照鉴别后的固废属性确定合理的处置途径。一般工业固废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在厂内一般固废库暂存,除综合利用外,其余不可利用的送一般工业固废填埋场处置。生活垃圾收集后由园区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环境风险 本项目涉及的危险物质主要为乙二醇锑、纺丝油剂、PTA、乙醛、乙二醇、二甘醇、氢化三联苯、联苯-联苯醚、冰醋酸、双氧水、液碱等;涉及危险化学物质的生产装置主要包括聚合装置、储罐区、热媒站等。 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主要包括: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建筑安全设计等严格执行《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年版)等有关规定。设置连锁和紧急停车系统,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各危险区域设可燃和有毒气体浓度报警器,进行监测和报警,配备事故应急监测设备和人员,配备事故救护器材和物资。设置预防与控制事故状态下地下水体污染的“三级防控”措施,在装置区设置围堰,储罐区设置防火堤,事故废水依托*座**的应急事故池(有效容积****立方米、****立方米)收集事故废水。设立风险监控及应急监测系统。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在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备案,定期开展演练,发生事故时立即启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