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期 *、一般性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加强施工期环境保护管理,强化施工人员环保意识,规范施工行为;教育职工爱护环境,保护施工场所周围的一草一木,不随意摘花、折木,严禁砍伐,破坏施工区以外的作物和树木。教育方式可以采用向职工发放施工手册的方式,并要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 (*)划定施工作业范围和路线,严格控制施工占地,不得随意扩大,尽可能减少占地,严格限制车辆、机械行驶路线,可在施工作业带两侧边界等道路工程两侧设置彩旗等设施进行边界标识,保护施工作业范围外的植被不被破坏。施工结束后恢复土地利用原有格局,恢复地貌原状。 (*)在管道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到对管沟区土壤的分层剥离、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和循序分层回填。 (*)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及施工时间,避免雨天和大风天开挖施工作业;施工中要做到分段施工,随挖、随运、随铺、随压,不留疏松地面。 (*)对施工人员开展野生动物保护的宣传工作,禁止施工人员猎捕蛙类、蛇类、鸟类等野生动物,在主要施工场地设置警示牌,提醒施工人员保护野生动物。 (*)对项目施工区原有植被尽量不进行砍伐,而进行移栽,待施工完毕后对施工场地进行绿化恢复。 (*)落实环评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并按照要求定期向相关主管部门汇报和反馈工程施工及恢复的阶段性成果,对工程施工期的环境保护达标情况、生态保护措施落实情况和环保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实施全过程的记录、监督和管理。 (*)提高工程施工效率,缩短施工时间,同时采取边铺设管道边分层覆土的措施,减少裸露地表的暴露时间,并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苫布遮盖、洒水抑尘,根据需求建设临时围挡。 (*)加强对施工机械、车辆的维修保养,禁止以柴油为燃料的施工机械超负荷工作,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表土剥离、堆放措施要求如下: ①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施工前必须进行场地表土层的剥离,剥离的厚度应以**cm~**cm为宜。采取表土剥离保护措施,分层开挖、分层回填、控制作业带宽度,以利于植被恢复; ②在项目门站内空地设置临时堆存场地存放剥离的表土。 ③对形成的表土堆,应采取措施进行防护。例如,采用干砌石或编织袋装土护脚进行临时性防护,顶面和坡面进行拍实,降雨时采取塑料薄膜等满铺防护。 ④施工中应采取施工一段、处置一段的方法,使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减至最小。 ⑤施工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场地的整治、覆土和绿化,先剥离的表层土还应回填、覆盖在表层。植被恢复和绿化所选用的树种尽量使用乡土物种,不得引进外来有害物种,在此基础上进行乔、灌、草搭配。一方面区域水热条件充沛,物种成活率高;另一方面区域物种丰富,可选择的余地大。 ⑷做好施工后的恢复工作 ①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应负责清理现场。凡受到施工车辆、机械破坏的地方都要及时修整,恢复原貌,植被一时难以恢复的可在来年予以恢复。 ②多余的堆土应平撒作业带,不得堆积在作业带。 ③对植被恢复较慢并可能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地段,应采取人工植被措施。 *、林地段保护恢复措施 管道途经林地时,工程施工将占用林地,针对这种情况工程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林地进行恢复: ⑴本项目管线工程拟占用公路两侧绿化林地总计******m*,所涉及灌木、林均为本地常见植物品种,无珍惜植物**,业主单位在工程施工之前,按照林业保护和用地的相关规定要求,同地方自然**部门办理相关手续,缴纳相关生态恢复保证金,征得林业主管部门的同意后,方可施工,不得占用公益林。 ⑵管道两侧各*m的范围外的临时占地区域林地植被恢复至原地貌, 两侧*m的范围内改种浅根植物,主要通过一些地方优势草本植物进行恢复。 *、道路修建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沿线均有道路(土石路)依托,在修建进站道路时应注意采取以下环境保护措施: ⑴对于道路临时占地,应在施工结束后及时采取措施,尽快恢复原貌; 对于道路永久占地,应采取路旁建绿化带的措施,即另选相同面积的土地进行植被恢复,以弥补植被损失。 ⑵整个项目完工后,要对生活垃圾做好彻底的清理工作。 *、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年修订版)、《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要求,提出以下防治措施: ⑴根据施工过程的实际情况,施工现场设围栏或部分围栏,以减少施工扬尘扩散范围。 ⑵避免在大风日以及夏季暴雨时节施工,尽可能缩短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地表裸露的时间,遇有大风天气时,避免进行挖掘、回填等大土方量作业或采取洒水抑尘措施。 ⑶施工单位必须加强施工区的规划管理:场站建筑材料的堆场应定点定位,并采取防尘、抑尘措施,如在大风天气,对散料堆场应采用水喷淋法防尘,以减少建设过程中使用的建筑材料在装卸、堆放过程中的粉尘外逸,降低项目建设对当地的空气污染。 ⑷用汽车运输易起尘的物料时,要加盖蓬布、控制车速,防止物料洒落和产 生扬尘;卸车时应尽量减少落差,减少扬尘;运输车辆进出的主干道应定期洒水清扫,保持车辆出入口路面清洁、润湿,并尽量要求运输车辆放慢行车速度,以减少地面扬尘污染。 ⑸加强对施工机械、车辆的维修保养,禁止以柴油为燃料的施工机械超负荷工作,减少烟尘和颗粒物的排放。 ⑹对堆放的施工废料采取必要的防扬尘措施。 ⑺项目施工场地应严格做到*个***%,主要为施工工地周边***%围挡;物料堆放***%苫盖;出入车辆***%冲洗;施工现场地面***%硬化;土方开挖***%湿法作业;渣土车辆***%密闭运输。。 运营期 *、运营期生态保护措施 本项目为燃气管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施工期管沟开挖、输气管道敷设、施工临时占地对植被的影响。为减少施工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施工时应采取尽量减少临时占地范围、避开雨季施工、建设施工护栏、及时清运建筑垃圾、土方等措施来减轻施工期环境影响;管沟开挖时,表土与底土分开,施工结束后应立即分层回填,并恢复到原始地貌状态,及时进行绿化、恢复植被;对于管线施工中被破坏的植被,应给予合理补偿。施工期结束,对施工破坏的地表进行恢复后,施工期生态影响将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 本地区工程建设没有改变区域原有生态系统结构,管道沿线在通过地段主要为绿化带,管道敷设后能及时覆土恢复植被,没有破坏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因此,工程实施后本地区的生态系统功能和可持续利用性不会受到影响。 本项目运营期拟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如下: ⑴地表、土壤保护措施 项目运营期对于恢复种植的植被需定时定点实地查看,发现有植被死亡状况及时进行补种工作。同时,不定期进行整个项目区域植被调查,特别是大雨及暴雨后对具有潜在土地危险的临时查看,若发现较大的土地损毁类型的变化或流失现象,及时监测记录,并通知责任方及时处理。 ⑵植物保护措施 对运行人员进行职业教育,严禁运行人员随意破坏项目区域内的植物。在管道局部荒地上播撒草籽形成新的植被带,同时其他绿化带靠其自然修复能力以及人为的耕种、播种行为,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原有地貌。 ⑶生态减缓措施 从保护生态与环境的角度出发,建议本项目建设前,尽量做好施工规划前期工作;施工期间加强临时堆场防护;做好项目完工后生态环境的恢复工作,以尽量减少植被破坏等不利影响;加强环境管理和监理制度、减少污染。加强生态保护宣传教育。 建设单位应加强输气管道维修与线路巡检,保证管道安全运行,将本项目监控系统与城*消防控制中心进行联网,以便在发生火灾事故时能够尽快调度城*消防设施进行灭火,项目运营期间必须制定完善的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严格落实有关风险防范措施,使危险事故发生时危害减小到最低限度。 *、运营期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场站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非正正常工况时清管作业排放少量废气、过滤分离器定期检修时放空废气和超压放空废气。拟采取的主要治理措施有: ⑴采用合理的输气工艺,选用优质材料,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在设计时充分考虑抗震,保证正常生产无泄漏。 ⑵在场站围墙外设置放空区,非正常工况时产生的废气由站内管道引至放空区内集中排放。放空区内设*根高**m、直径***mm的放空立管,采用密封良好的双阀控制。 ⑶加强管理,减少放空和泄漏,场站设置放空系统,大量天然气通过放空立管排放,利用高空疏散,减少天然气排放的安全危害和环境污染。 ⑷对于本项目场站内阀门、法兰连接件等静密泄漏源,应根据《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中*.*泄漏检测中相关要求,采取如下措施: ①设备与管线组件密封点每周进行目视观察,检查其密封处是否出现可见泄漏现象。 ②阀门等至少每*个月检测一次。 ③法兰连接件、其他密封设备至少每**个月检测一次。 ④设备与管线组件初次启用或检修后,应在**天内进行泄漏检测。 根据管道在运营期对环境空气的影响评价和预测结果,正常工况下其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没有污染物超标现象,因此所采取的环境空气防治措施可行。 *、水环境保护措施 *.*地表水保护措施 ⑴清管作业冲洗废水、过滤分离器定期检修清洗废水防治措施 本项目管道输送的天然气为脱硫、脱水后的净化天然气,输气期间不会产生废水。运营期间将对站内管道进行通球清管作业后向清管收球筒注入清洗水时清管废水最大产生量均为*m*/a,主要污染因子为SS(***~***mg/L),分别排入各自站内设置的**m*污水池内。 场站每年需进行一次过滤分离器检修,会产生清洗废水,产生量为*m*/a,主要污染因子为SS(***~***mg/L)分别排入各自站内设置的污水池内。 清管作业清洗废水、过滤分离器定期检修清洗废水产生频次较低,且产生量少,经污水池(进行防渗处理,防渗区采用等效黏土防渗层≥*.*m,渗透系数≤*.*×**-*cm/s)收集后,定期外运处理。 运营期各类废水分别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后不外排,各项处理措施均合理可行。 *.*地下水保护措施 运营期地下水影响主要来自于场站非正常工况清管作业清洗废水、过滤分离器定期检修清洗废水。根据已建管道项目场站资料统计:该类场站实际运营过程中清管作业清洗废水、分离器定期检修清洗废水产生的频率较低、产生量较小,污染物主要为SS。 根据类比分析,污水池渗漏造成的影响基本位于场地范围,为预防污水池、排污管道等破裂等造成污水下渗,对站内污水池采取防渗措施(采用等效黏土防渗层≥*.*m,渗透系数≤*.*×**-*cm/s),排污管道采取防腐蚀等措施。采取上述措施后,可有效的预防污水对地下造成的影响,其处理措施可行。 *、声环境保护措施 主要来自场站分离器、调压设备、汇气管及放空系统等。针对项目中噪声的来源及运行期噪声预测评价结果,主要采取的降噪措施分析如下: ⑴尽可能选用低噪声设备,放空立管设置消声器。对于单机超标的噪声源采取安装消音设备或隔音等措施。 ⑵在场站工艺设计中,尽量减少弯头、三通等管件,在满足工艺的前提下,控制气流速度,降低场站气流噪声。 ⑶在初步设计时,对噪声源进行优化布局,对噪声源强扩散与厂界围墙的方位进行调整,对平面布置进行合理设计。 ⑷场站周围栽种树木进行绿化,厂区内工艺装置周围,道路两旁,也进行绿化,这样可以控制噪声。 采取上述措施后可将噪声影响降至最低。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运行期间,场站所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清管作业固废、过滤分离器定期检修固废和站内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等。主要处理措施如下:清管废渣、分离器定期检修废渣(主要成份均为粉尘、氧化铁粉末)通过自身压力导入污水池中(进行防渗处理,防渗区采用等效黏土防渗层≥*.*m,渗透系数≤*.*×**-*cm/s),定期外运处理。各场站内生活垃圾经站内垃圾桶收集后定期送附近垃圾中转站处置。只要加强管理,落实可行的措施, 该项目运行后产生的固体废物将不会给环境带来危害。 *、环境风险 ⑴运营阶段事故防范措施 ①采用优质管材,按规范设计施工。管道防腐采用挤塑聚乙烯三层结构图层,防腐等级为加强级。 ②建立有效的通报系统。系统应能满足运转时间、记录保存、通报方法、非上班时间通报方法和通报及时性,保证接到通报后及时回应。 ③公众教育。公众教育程度与他人破坏事件有很**系。加强公众教育,防止公众对管道有意或无意的破坏外,方便公众及时协助通报沿线有关挖掘作业或意外事故。 ④巡检。管线巡检应借助有关检漏工具或仪器发现管道泄漏迹象外,及时记录和报告可能对管道存在的潜在危害,如沿线附近的**工程、跨越管道的施工条件等,加强日常巡逻。 ⑵环境风险管理措施 ①建设单位应向沿线群众进行管道设施安全保护的宣传教育,配合**机关做好管道设施安全保卫工作,保障管道及敷设设施的安全运行。 ②严禁在管道上方及近旁开挖和修建建筑物,不得在管道上方及近旁从事危及管道正常经营的活动。 ③管道中心两侧**m至***m范围内进行爆破,应事先征得管道权属/管理单位同意,在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后方可进行。 ④制定严格的运行操作规程,强化岗位培训,防治误操作带来的风险事故。 ⑤按规定开展设备维修、保养、更换易损及老化部件,防止跑冒滴漏。 ⑥建立环境风险管理流程 管道在运营期必须制定综合管理、HSE管理和风险管理体系,综合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是环境风险管理的技术保障。 ⑶天然气泄漏应急措施 ①正确分析判断突然事故发生管段的位置,尽快切断管道上下游截断阀,放空破裂管段天然气,同时组织人力对天然气扩散危险区域进行警戒,严格控制一切可燃物可能发生的火源,避免发生着火爆炸和蔓延扩大。 ②立即将事故简要报告上级主管领导、生产指挥系统,通知当地**、消防部门加强防范措施。 ③组织抢修队伍迅速奔赴现场,在现场领导小组的同意指挥下,按照制定的抢修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周密组织,分工负责,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抢修。 ⑷火灾爆炸应急措施 天然气火灾危害等级为甲类,其爆炸极限较宽,爆炸下限较低。在管道输气过程中稍有泄漏,扩散到空气中并达到天然气的爆炸极限时,遇火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甚至造成重大人身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因此要特别注意防火防爆,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①发生火灾事故后由第一发现人迅速拨打火警电话,报警时简要说明发生时间、地点、灾情现状等。 ②调度室迅速切断泄漏管道两端的截止阀,停止天然气输入、输出工作。 ③火势不能控制时,人员应迅速撤离到火焰热辐射伤害范围以外;大量天然气外泄可能形成蒸气云爆炸时,应立即撤离到安全距离以外的区域,并严格控制火源(包括明火、静电、物体撞击等)。 ⑸撤离计划及应急设备配备 本项目发生泄漏后,大量的天然气进入大气,若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会相应产生大量的CO。一旦发生重大泄漏事故时,应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第一时间通知事故地点周围群众迅速撤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