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保措施 施工期废气主要来源于施工扬尘、施工机械废气,其中以施工扬尘对空气环境质量影响最大。 (*)扬尘 项目在建设施工过程中的大气污染主要来自于施工场地的扬尘。在整个施工期,产生扬尘的作业有土地平整、建材运输、露天堆放、装卸等过程,如遇干旱无雨季节,加上大风,施工扬尘将更严重。为减少扬尘的产生量及其浓度,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在对场地内进行地表清理过程中建设单位需做到文明施工,对开挖、回填过程中应采取湿法作业,施工作业期间避免大风天气进行开挖。 ②加强管理,文明施工,建筑材料轻装轻卸;对于项目就近外购和水泥、砂石等建材,运输车辆必须经过遮盖封闭处理。砂石尽可能不露天堆放,如不得不敞开堆放,应对其进行洒水。 ③施工场地的扬尘可用洒水和清扫措施予以抑止。有关试验表明,在施工场地每天洒水抑尘作业*-*次,其扬尘造成的TSP污染距离可缩小到**~**m范围。如遇连续高温或风速较大等天气,应增加洒水频次来有效控制扬尘污染。 ④地表清理后的砾石、杂草、渣土等集中堆存,表面使用毡布覆盖,最终外运处置,禁止随意倾倒。 ⑤由于道路和扬尘量与车辆的行驶速度有关,速度越快,扬尘量越大,因此,在施工场地对施工车辆必须实施限速行驶,同时施工现场主要运输道路尽量采用硬化路面并进行洒水抑尘;在施工场地出口放置防尘垫,对运输车辆在场地内用水清洗轮胎,保证车辆车轮不带泥砂出场;自卸车、渣土运输车等运输车辆不允许超载,使用篷布遮盖,确保不污染道路,选择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的运输路线,定时对运输路线进行清扫和洒水降尘。 ⑥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办法(***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号)的要求。施工工地内要求做到“六必须”(必须围档作业、必须硬化道路、必须设置冲洗设施、必须及时洒水作业、必须落实保洁人员、必须定时清扫施工现场)、“六不准”(不准车辆带泥出门、不准运渣车辆冒顶装载、不准高空抛撒建筑垃圾、不准现场搅拌混凝土、不准场地积水、不准现场焚烧废弃物),加强对建设工地的监督检查,督促责任单位落实降尘、压尘和抑尘措施。 (*)施工机械废气 在施工期使用的各种燃油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作业过程中均会排放一定数量的燃油废气,主要污染物以NOX、SO*、CO和烃类为主。其特点是产生量小,属间歇式、分散式排放。 治理措施:施工的燃油机械为间断施工,施工期机械设备、车辆燃油废气防治措施如下:选用先进的施工机械,减少油耗和燃油废气污染;使用电气化设备,少使用燃油设备;做好设备的维修和养护工作,使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少油耗,同时降低污染;将燃油设备工作场所移至当地常年主导风下风向和场地开阔的地方,以利于污染物的扩散。项目施工场地开阔,扩散条件良好,对周边环境影响小。 *、废水: 施工期产生的污水主要为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 ①生活污水 本工程施工高峰期施工人员约**人,按**L/人?d计算,用水量为*.*m*/d,生活污水排放系数按*.**计,则生活污水排放量为*.***m*/d。生活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COD、NH*-N、SS、BOD*,施工期生活污水经施工驻地的化粪池进行收集处理后,用于周边农田施肥,不外排。 ②生产废水 施工废水主要是运输车辆和施工场地的冲洗水等,主要含碱性物质、SS和石油类等,其产生量约为*m*/d。建设单位拟在施工场地修建排水沟将施工废水引至隔油沉淀池进行处理,施工废水经过隔油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工地降尘,不外排。 *、固废: 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垃圾以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 (*)施工垃圾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建设会产生建筑施工材料的废边角料等,产生量约为*.*t,对于可回收的废料(如钢筋、钢板、木材等下角料)经收集后交由废物收购站处理;不能回收的建筑垃圾(如混凝土废料、含砖、石、砂的杂土、装修垃圾等)应交由建筑垃圾清运公司及时清运至政府部门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场所,不得随意处理。施工垃圾应使用毡布或防尘布覆盖,并设立标识牌,堆放场所进行防雨、防渗漏处理。 (*)生活垃圾 本项目施工高峰期施工人员约为**人,生活垃圾产生量按*.*kg/人·d计,预计产生总量约为*.***t/d,袋装收集后定期运至俄尔镇垃圾转运站,交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生态环境: 施工过程容易引起的水土流失,工程施工单位采取了有效的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 (*)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水土保持法律、法规。 (*)施工时要随时保持施工现场排水设施的畅通,地质不良地段施工避开雨季。 (*)当暴雨来临时应使用一些防护物,如使用防雨布等进行覆盖,同时设置沉沙池,这两项措施同时实施的效果相当好。 (*)在材料堆放场周围,应设土工布围栏,以减少建材随雨水流失,造成环境影响。 (*)为减轻施工场地水土流失,下雨时停止施工;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尽量减少施工对地表面积的扰动或直接影响区域面积; (*)施工过程中做好排水设施和防护工程,减少降水对建设区域内的裸露地表的冲刷,降低水土流失的风险; (*)不得随意扩大施工范围,严格控制和管理运输车辆和机械施工作业范围。 (*)加强管理,坚持文明施工,施工中严禁向道路、项目周边倾倒弃渣; 总之,施工期间局部生态环境破坏、水土流失均属少量、局部、暂时、可逆转的生态影响,只要在施工中采用以上生态保护措施,则项目建设水土流失的影响将会减至最小。 *.噪声 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挖土机、吊装机、电锯、电钻和运输车辆等。通过类比调查,施工机械最高瞬时值约***dB(A),噪声在从声源到受声点,因传播发散、空气吸收、阻挡物的反射与屏蔽等因素的影响,会产生衰减。 为降低施工噪声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施工单位须做到以下几点: *)减少人为噪音。应严格执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进行文明施工,建立健全现场噪声管理责任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素质培养,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意识。 *)尽量采用低噪声的机械和先进的施工技术,超过国家标准的施工机械禁止入场施工。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养护,避免设备因松动部件的振动或消声器的损坏而增加其工作时的声压级;设备用完后或不用时应立即关闭。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将施工活动安排于白天进行,尽量减少夜间施工;夜间禁止进行高噪声机械如挖掘机、装载机的施工活动。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进度,缩短工期,缩短施工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项目采取打围施工,将高噪设备用隔声屏障围起来,以减少设备运行时产生的高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合理进行施工总平布置,以有效利用施工场区的距离衰减,从而减少对项目周边的影响。 *)施工中严格按照《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施工,防止机械噪声的超标,特别是应避免推土机、挖掘机等夜间作业。 *)运输车辆在经过保护目标时,应减速慢行,禁止鸣笛。 *)施工期应当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及合理安排交通组织路线。选择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的运输路线,以减少运输噪声及运输扬尘对运输线路周围环境的影响。 采取以上措施后,场界噪声能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l****-****)的规定。施工期产生的噪声的影响是短期的,对周边的声环境影响较小。 二、公众参与情况 项目在环评期间,建设单位先后进行了网上公示,未收到反馈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