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废水主要为窑气净化水洗塔废水、消化废渣压滤废水、产品压滤废水、车间地面冲洗废水、循环排污水、锅炉排污水、除盐水系统浓水、生活污水,经厂区污水站处理后优先回用于生产装置,剩余部分用于本项目厂区绿化、洒水降尘、洗车以及同一集团下的**坤昱岩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柳泉石灰石矿开采、加工项目用水,不外排地表水体。 生活污水经厂区污水站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满足《城*污水再生利用 城*杂用水水质》(GB/T*****-****)城*绿化用水标准;生产废水经厂区污水站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后满足《再生水水质标准》(SL***-****)表*.*.*再生水利用于工业用水控制项目和指标限值中的洗涤用水标准。 (二)项目有组织废气主要为原料和燃料上料粉尘、成品氧化钙筛分粉尘、碳化废气、产品干燥废气、产品包装废气、锅炉燃烧烟气、污水站废气、危废库废气。原料和燃料上料粉尘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通过**m高DA***排气筒排放,排放浓度满足《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表*重点控制区标准;成品氧化钙筛分粉尘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通过**m高DA***排气筒排放,排放浓度满足《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表*重点控制区标准;碳化废气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汞及其化合物,采用SCR脱硝处理后通过**m高DA***排气筒排放,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满足《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表*重点控制区标准,汞及其化合物排放浓度满足《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表*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氨满足《火电厂烟气脱硝工程技术规范选择性催化还原法》(HJ***-****)要求;产品干燥废气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通过**m高DA***排气筒排放,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满足《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表*重点控制区标准;产品包装废气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通过**m高DA***排气筒排放,排放浓度满足《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表*重点控制区标准;燃气锅炉废气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采用低氮燃烧,通过**m高DA***排气筒排放,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表*重点控制区;污水站废气、危废库废气主要为氨、硫化氢、臭气浓度,经碱喷淋+活性炭吸附处理后通过**m高DA***排气筒排放,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表*标准。 项目无组织废气产生环节主要为原料和燃料上料间逸散的粉尘、产品包装间逸散的粉尘、使用氨水脱硝时无组织排放的氨以及污水站集气系统密封不严逸散的废气。通过采取设备密闭、物料密闭输送、提高废气收集效率等措施控制无组织排放。厂界颗粒物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表*标准,氨、硫化氢满足《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表*标准。 (三)固体废弃物实施分类管理和妥善处理处置工作。按固体废物“减量化、**化、无害化”原则,分类收集、妥善安全处置固体废物。废焦炭、废脱硝催化剂、沾染危化品的废包装材料、废活性炭、实验室废液、废机油、废机油桶属于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布袋除尘器收尘、粉灰渣、消化废渣、未沾染危化品的废包装材料、污水站污泥、除盐水制备废滤材,属于一般固废,其中布袋除尘器收尘、消化废渣、污水站污泥送**东华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水泥窑原料利用;粉灰渣送一般固废处置单位处置或综合利用;未沾染危化品的废包装材料外售废品回收站;除盐水制备废滤材厂家回收;生活垃圾委托环卫清运。固废转移要建立完善的记录台帐,一般固体废物应执行相应防渗漏、防雨淋、防扬尘等环境保护要求;危险废物应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的相关规定进行储存,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 (四)合理布局,优先选用低噪声先进设备,对高噪声设备要采取减振、隔声等措施,营运期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中的*类标准。 (五)地下水和土壤污染防治。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的原则进行地下水污染防治。参照《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GB/T*****-****)等要求,对重点污染防治区、一般污染防治区等采取分区防渗措施。加强生产区、污水站等区域防渗措施的日常维护,防止对地下水和土壤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六)加强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根据环境风险评价、环境应急预案和厂区实际现状,熟练掌握厂区的所有风险源及相应的应急措施,在风险源安装预警和监测装置,建设相配套的事故应急设施,配备应急物资、设备,在非事故状态下不得占用,并定期进行维修保养;每年定期举行应急演练;加强环境风险管理,对风险评价实行动态管理,保证事故发生时立即进入应急状态,确保环境安全。 (七)该项目建成后,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应控制在该项目许可的总量控制指标之内,并严格按照《排污许可管理条例》及《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等相关要求,做好排污许可证的申请工作,落实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制度。 (八)应当对施工期、运营期的环保设施与生产设施一起开展安全风险辨识管理。不得采用国家、地方淘汰的设备、产品和工艺,须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正规设计,施工单位要按照设计方案和相关施工技术标准规范施工,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相关技术要求。 |